我校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首批“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来源:科技与学科建设处   作者: 编辑:陈志军   点击数:   日期:2022-02-22   字体:【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确定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的通告》(川农函〔2022〕57号),我校被确定为首批“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我校“长江上游鳅科鱼类保护与利用”科研创新团队研发的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和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被列入我省首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物种名录。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的通知》(农种发〔2020〕2号)精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于2020年9月发布了《关于压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的通知》(川农函〔2020〕726号),开始了四川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经单位申报、市级初审、专家评估、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22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33家畜禽(蜂)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4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3家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为我省首批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承担相应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

谢碧文教授带领的“长江上游鳅科鱼类保护与利用”科研创新团队历经十余年的系统研究与技术攻关,收集并保存了涵盖长江干流宜宾、合江、江津、九江,支流沱江、岷江、金沙江、嘉陵江、乌江等9个地理区域来源的5个宽体沙鳅、6个花斑副沙鳅和8个中华沙鳅活体种质资源保存库;从种质资源评价与开发、亲鱼驯化培育、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和应用推广五个层次一体推进,实现了三种沙鳅的“全人工繁殖”,形成了三种沙鳅种质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种鳅科鱼类已在重庆、贵州、成都、内江、眉山、绵阳、自贡、宜宾、泸州等地进行养殖推广,中华沙鳅和花斑副沙鳅在涪陵乌江段和昭觉县西溪河进行了增殖放流。目前,实验室拥有以上三种沙鳅的亲鱼和后备亲鱼逾万对,苗种年产量超过100万尾。

我校获批认定为首批“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是对我校科研成果的认可,也为我校后续校-地、校-所联合开发养殖鱼类新品种,及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内江师范学院 科技与学科建设处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邮编:641100  邮箱:sfk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