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相关单位:
现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就做好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通知(链接网址)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链接网址:https://www.sinoss.net/c/2025-02-26/647549.shtml
二、项目类别与资助额度
针对高校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学生思想理论困惑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等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一线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形成可推广的示范成果。可在符合课题立项范围前提下,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分为如下4种: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拟设立8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思想理论困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等研究,特别是重点资助开展课件制作、讲义研制、教学案例编写等应用导向的课题研究。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拟设立2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方式改革创新,包括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
(三)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2万元,拟设立2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一批具有良好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思政课中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开展持续性研究。该项目结项成果要求高于其他一般项目。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拟设立8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青年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研究。
三、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应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社科〔2006〕2号)的相关规定,所在单位须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请人须为专职思政课教师(2024年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库更新过个人信息),实际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近三年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平均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申请青年项目的,近一年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每位申请人限报1个项目,鼓励吸收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所列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二)“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一)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3年。
2.热爱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肯定。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推荐申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者;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类活动获奖者。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一)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1年。
2.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与学生谈心谈话,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四)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2.申请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他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3.申请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4.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3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5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5.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负责人;
6.连续2年(2023、2024年)申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四、申报办法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申报工作全部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项目申报的唯一平台,请及时关注教育部社科司主页(www.moe.gov.cn/s78/A13/),网络申报办法和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二)申报系统自2025年2月28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申请人可登录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对应类型申报书附件),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填写,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评教结果证明(所在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盖章)(见教育部社科司申报通知附件6)电子文档,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待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按要求提交1份带有负责人及成员签名、责任单位盖章的纸质申报材料,由申报单位统一寄送至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
(三)申报时限,本次项目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17时,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为便于学校审核和申报书修改等,建议申请者最好能提前1-2天上传项目申报材料。
五、其他事项
1.申请者请认真阅读各类项目的申报通知、常见问题释疑、申请评审书填报说明及注意事项等有关内容。
2.申请者请认真阅读最新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https://www.sinoss.net/c/2021-12-27/619686.shtml),编制项目预算。其中间接经费,按照比例要求,可以满额编制(如预算项目总金额10万,其中间接经费可预算4万,直接经费6万编制)。
3.申请者请注意各类项目申报通知的资助额度、研究时限、申报内容、申报条件,以及申报限制等有关要求。
4.请注意《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者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未尽事项,请查阅教育部社科司项目申报通知,如四川省教育厅对项目申报有另行规定等,学校将及时进行通知。
联系人:郑文兵;联系电话:2343373
科技处
2025年2月28日